《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入选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数字出版智能服务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24年8月31日下午15时在线联合发布《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3版)》。该报告采用分类比较、多元评价方式,基于应用型期刊的全程化知识服务生态,提出应用型期刊评价PCSR模型,构建中国特色、全面系统、科学可行的应用型期刊评价体系,建立交互式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对我国1365种应用型期刊进行了评价,覆盖了17个行业大类和2个综合大类,系统遴选出61种应用型权威期刊(取前5%)、276种应用型核心期刊(取前5%~25%)、497种应用型核心(扩展)期刊(取前25%~60%)和531种应用型入库期刊(取前60%~100%)。
共251种医药卫生类期刊入选《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3版)》,其中10种为权威期刊、50种为核心期刊、94种为扩展期刊、97种为入库期刊。《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入选中国应用型期刊(核心)等级。
《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3版)》的隆重发布,标志着对期刊评价体系的又一次重要革新,尤其注重国家和行业实际问题的实践应用评价,与行业知识传播和应用、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等紧密相关,直接关联社会经济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被业内评价为“又一个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3版)》医药卫生类仅3本肿瘤学期刊入选中国应用型期刊(核心)等级,这是对《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更与我刊多年来不忘初心坚持“反映我国肿瘤学多学科诊治与研究的发展与成就、临床经验、科研成果、基础理论研究与国内外肿瘤相关疾病诊疗信息”办刊宗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指导性文件息息相关。
又一次核心期刊的认证,凝聚了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编委团队的智慧贡献、审稿专家的严谨把关、广大作者的辛勤耕耘以及读者朋友的热情支持。在此,我们《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编辑部向所有给予我们信任与支持的伙伴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应用实践为主,关注和刊载以反映肿瘤学领域的创新成果,充分把握新需求、新技术、新契机,致力于将《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打造成为肿瘤学领域最具权威性、前瞻性和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携手肿瘤学界的同仁,共同推动肿瘤综合治疗研究的深入发展,为我国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于《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集光盘版、纸版导读、网络版等多位一体的融合出版形式。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等核心数据库收录,先后荣获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2篇、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1篇等殊荣。
据202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核心影响因子为3.991,位居34种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肿瘤学科技期刊第1,位居40种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医药卫生类电子期刊第1。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3版)》显示,《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复合影响因子为4.461,位居48种肿瘤学术期刊第1,位居53种医药卫生类电子期刊第1。
据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2024年7—8月)显示,《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共有68篇论文入选高影响力论文榜单,其中11篇论文入选三高论文(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
截至2024年9月20日,《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18—2024年共出版27期,组织重点号专题24个,合作执行主编25人次,发文426篇,其中组织院士级、长江学者级、国家杰出青年级、国家级权威学/协会主委级专家约稿百余人次,为杂志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编简介
沈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区主任,北京学者,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