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0, Vol. 6 Issue (3): 96-102
论著     
间接体内Mini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再现转移性肠癌患者的药物治疗疗效
廖海燕1*王静远2*,郭林3,陈祖华1,李健1,王晰程1,李忠武4,董彬4,夏洋5,沈琳1,高静6
1.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55;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消化肿瘤内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3.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4.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病理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5.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北京 100025;6.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6
 全文: PDF(2418 KB)   1548
摘要: 目的 通过运用肠癌标本建立一种新型的Mini人源肿瘤异种移植(Mini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MiniPDX)模型,并探索其指导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基于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创的小鼠OncoVee?MiniPDX模型建立人源化肠癌MiniPDX模型,评估MiniPDX模型与其配对肠癌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一致性。结果 运用11例转移性肠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成功建立12例MiniPDX模型,其中9例MiniPDX模型来源于9例患者的肝转移灶,1例MiniPDX模型来源于1例患者的原发灶,2例MiniPDX模型来源于同一患者的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体内药效学实验显示,12例小鼠MiniPDX模型中有9例模型(75%)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与患者疗效保持一致,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7)。结论 MiniPDX模型能在2周内完成药效学检测,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间接体内模型指导临床患者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 Mini人源肿瘤异种移植转移性肠癌个体化治疗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308900)

*廖海燕王静远对该工作有同等贡献

通讯作者: 高静 E-mail:gaojing_pumc@163.com   

引用本文:

廖海燕, 王静远, 郭林, 陈祖华, 李健, 王晰程, 李忠武, 董彬, 夏洋, 沈琳, 高静. 间接体内Mini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再现转移性肠癌患者的药物治疗疗效[J].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0, 6(3): 96-102.

链接本文:

http://www.jmcm2018.com/CN/10.12151/JMCM.2020.03-15        http://www.jmcm2018.com/CN/Y2020/V6/I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