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 Vol. 10 Issue (3): 148-153
论著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泛免疫炎症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肠道菌群构成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刘天伟1 ,冯凯1 ,任瑞华1 ,刘艳军2
1.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胸外科,河北 廊坊 065000 ;2.廊坊市建委医院 外科,河北 廊坊 065000
 全文: PDF(1234 KB)   276
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 inflammatory value,PIV)、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和肠道菌群构成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及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分析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和毒副反应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前后PD-L1、PIV、PLR和肠道菌群构成差异。结果  69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61.61%。毒副反应达到Ⅲ~Ⅳ级患者38例,毒副反应达到Ⅰ~Ⅱ级患者74例。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PD-L1、PIV、PLR、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均P < 0.05),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无效组(均P < 0.05)。毒副反应Ⅲ~Ⅳ级组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2分比例、TNM分期Ⅳ期比例分别为58.14%和46.51%,均显著高于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均P < 0.05)。毒副反应Ⅰ~Ⅱ级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PD-L1、PIV、PLR均显著高于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均P < 0.05),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显著低于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均P < 0.05)。结论 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治疗后PD-L1、PIV和PLR显著降低,肠道菌群明显改善,同时在毒副反应Ⅰ~Ⅱ级患者中存在相同现象。
关键词:     
基金资助:
河北省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22013013)
通讯作者: 刘天伟 E-mail :tianwei16liu@163.com   
作者相关文章  
刘天伟
冯凯
任瑞华
刘艳军

引用本文:

刘天伟, 冯凯, 任瑞华, 等.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泛免疫炎症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肠道菌群构成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J/CD].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 10(3): 148-153.

链接本文:

http://www.jmcm2018.com/CN/Y2024/V10/I3/148